秦英林:向下扎根一百丈,向上奋力冲破天 秦英林:向下扎根一百丈

  发布时间:2025-05-15 02:01:0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秦英林:向下扎根一百丈,向上奋力冲破天_南方+_南方plus农牧业的大变局,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农牧业的面孔,有企业家大开大合,有小散户细水长流。已过去的日子,令人感慨。有人鲜花着锦,有人厚积薄发,有 。

秦英林:向下扎根一百丈,秦英向上奋力冲破天_南方+_南方plus

农牧业的大变局,千帆竞渡,破天百舸争流。秦英农牧业的林向力冲面孔,有企业家大开大合,下扎有小散户细水长流。根百

已过去的上奋日子,令人感慨。破天有人鲜花着锦,秦英有人厚积薄发,林向力冲有人低调待时,下扎有人黯然离场。

南方农村报策划“农牧业面孔2024”专题报道,讲述农牧企业家的故事,反映产业的喜怒哀乐,探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欢迎关注。

2023年,牧原出栏生猪6381万头,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2023年,牧原在全国布局了1100多个养殖场,产能达8000万头。

2023年,秦英林夫妇以1550 亿元身家,再度荣膺河南省首富。

猪海浮沉30年,牧原从个体养猪场摇身成为行业龙头,秦英林从养22头母猪起步到年养6000万头猪,他究竟做对了什么?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

厚积薄发,穿越六次猪周期

2023年的牧原正在新一轮猪周期的底部破冰前行。这是自1992年成立以来,牧原穿越的第六个猪周期。

在外人看来,牧原似乎从未受到猪周期的影响:非瘟以来六年合计利润高达496亿元;自2020年连续4年霸榜全国生猪出栏第一名;2023年末母猪存栏量居全国首位,并持续增长……

每一次穿越猪周期,都是殊死一搏。2023年猪周期的惨烈程度,超乎了业界的想象。牧原也主动调减了250万—700万头出栏目标。

“每一次当利润高的时候,我都担心下一个低谷跌到什么样,越是利润高的时候越恐惧。”2024 年初,秦英林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他坦言,自己也怕“摔伤摔死”。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成功穿越周期,关键还是要降本增效,跑赢行情。

秦英林在 2023年第十九届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全球)高层论坛上曾表示,目前中国养猪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依旧是猪价下行带来的生产过程成本挑战。

秦英林提出,目前牧原与国际领先的平均饲养成本还有头均600元左右的差距。

“这个差距就是机会,难点就是寻找突破口。”事实上,牧原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在60%左右。可以说,得饲料者,得天下。

2003年,为了解除饲料价格与原粮价格深度绑定的困局,秦英林对猪饲料进行了深度研究,决定启用低豆粕日粮配方。这个操作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21年,当整个行业在猪价行情低迷、原粮价格飙升的困境中苦苦挣扎时,秦英林却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得益于低廉的饲料成本,2021年牧原出栏生猪4026万头,实现净利润69亿元,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净利润超10亿的猪企。

也是在这一年,秦英林向全国同行公开了低豆日粮技术。2021年5月,秦英林在第七届全球猪业论坛作报告时,将牧原低蛋白日粮技术相关数据公开共享。

2023年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上,秦英林再次倡议全行业共同提升饲料技术。如果全国养猪都像牧原一样节省豆粕用量,全国可节省2000万吨大豆。在秦英林看来,与牧原保持独家优势相比,减少行业对粮食的浪费,显然更有价值。

通过研发落地低豆日粮技术,不断用合成氨基酸来替代豆粕,牧原股份饲料豆粕用量占比已低至约5%。

死磕技术,永葆活力的密码

经历了多年狂奔,秦英林早就意识到,猪周期是熨不平的。周期的存在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而穿越周期的关键在于创新,在于用技术创新实现降成本。

2023年,秦英林提出“向下扎根一百丈。向上奋力冲破天”的口号,号召公司上下从元点发力,死磕技术创新。

“一定是要靠把投资拉动变成靠技术、靠创新、靠智能化,一定是在与当代科技进步相结合。”秦英林认为,技术的创新是企业深层的发展动力。

秦英林对技术创新的态度,从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他曾公开表示,牧原每建一栋猪舍,都一定要比之前的更加先进,否则终将成为被淘汰的落后产能。

如果说华为是中国解决科技界卡脖子问题的希望与火种,那么称牧原为畜牧业的华为也不为过。据了解,牧原的研发队伍有16000人,近五年大约投入了 266亿元研发经费。

秦英林近年在技术研发的投入,也逐步看到了正向反馈。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

牧原成功研发了最先进的空气过滤猪舍。据了解,牧原的猪舍空气过滤分了四级过滤,一级过滤挡蚊蝇,二级过滤挡沙尘,三级过滤挡微尘,第四级挡病毒。再经由管道为猪群精准送风,猪呼吸之后再从顶部抽走,末端还要做集中收集,收集除臭。

牧原还牵手西湖大学,向猪营养研究发力,引入氨基酸,用生物合成氨基酸,把豆粕的用量从5% 降到更低,以后的目标是不用豆粕就可以养猪。

另外,牧原的环保团队有6000人,将猪粪水变成水肥,助农减投增收,2023 年,牧原帮助猪场周边农民增收14.85亿元。

依靠先进的养殖技术,牧原的养殖成本可谓遥遥领先。牧原2023年12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7.65元/斤。2024年,秦英林提出要全面向7元/斤成本冲刺,并消灭全公司8元/斤成本以上的场线。这是牧原的一次技术秀肌肉,也展示了秦英林的雄心壮志。

上下求索,在试错中螺旋上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人们看到的大多是牧原登顶时的挥斥方遒,但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牧原对猪舍精准通风的研究过程中,三年经历了两次失败,损失约 120亿元。”秦英林自己也承认,每次创新就是“九死一生”的过程。

然而,市场的大潮滚滚向前,不主动求变,就只能成为沙滩上的“前浪”。

2023年,牧原也做了很多制度的探索,也遭到了许多质疑和非议。

2023年8月,牧原股份内部推行共创共享激励机制。此举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牧原改变自繁自养模式,将经营压力转嫁到员工身上。同时,网络有传言牧原将借此大规模裁员。

但这并非牧原的本意。牧原解释,共创共享激励机制实施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员工主动落地新技术,支撑养殖成本下降。据介绍,激励机制也确实帮助牧原优秀员工提升了收入。

为了击破裁员流言,秦英林更是在网上留言,邀请离职员工重新回到牧原,并启动“回家计划”,开启离职员工返聘申请通道。

共创共享激励机制不一定是降本增效的完美答案,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养猪企业。但它起码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与创新。三十年光景,牧原能在一个又一个的猪周期中稳立潮头,靠的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守正创新。

【策划】麦倩明 周晓凤 彭进

【统筹】彭进 吴昊晖

【作者】黄子民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新牧网

  • Tag:

相关文章

  • 中华商标协会发布《知名商标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由中华商标协会联合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名牌》杂志社、中国酒业协会等十余家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机构、新闻媒体,共同起草制定的
    2025-05-15
  • 38项服务事项“一单掌握” 陕西西安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了《西安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以下简称《清单》),旨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清单》全面
    2025-05-15
  • 浙江省三门县出台冲锋衣服装行业网络直播营销操作规范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日前,为进一步规范全县冲锋衣服装行业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根据《电子商务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价格法》等
    2025-05-15
  • 严抓市场监管   严格疫情防控

    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求辖区市场主办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按频次对市场员工、商户、第三方从业人员、市场整体环境、冷库内环境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严格落实环境
    2025-05-15
  • 新一轮雨雪上线!宁波多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宁波市气象台发布消息今天起新一轮雨雪天气上线山区有雨夹雪或雪宁波交警提醒开车要小心,非必要不上山今天早上,厚厚的云层像一床棉被盖在甬城上空,双休日阴天开场,市区早晨的最低气温在4℃上下,体感清冷。随着
    2025-05-15
  •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医疗器械

    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前期同辖区开展核酸采样的一级及以下全部医疗机构签订了《北京市丰台区核酸采样机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责任告知书》。近日,该局对核酸检测点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检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
    2025-05-15

最新评论